一年一度的315又来了 每年的这一天都是对整个行业的大考验
而各种骗局、谎言的揭露 总能引起消费者的愤慨和共鸣 网购买到假冒伪劣商品 快递包裹出问题 购物消费遇上霸王条款…… 如何维护自身权益? 收好这份消费维权指南 和消费维权投诉举报电话 以备不时之需! 除了霸王条款外 强制扫码点餐必须关注公众号 要求开启通讯录权限 新老用户优惠不同 培训机构一次性收取超3个月费用 擅自将快递存入快递柜…… 这些商家或平台的行为 都是侵害消费者权益! 不断的容忍,只会带来更多的侵权 你还在被无良商家欺负吗? 远离消费陷阱 这份“避坑指南”建议收藏! 1、网络维权,截图很重要! 法院提醒,当前网购纠纷案件所涉及的证据绝大部分为电子证据。网购下单最好保留下单截图、与卖家聊天记录等相关截图,并且保留相关支付信息,订单确认信息,以防出现购物纠纷时有效维权。 2、外出就餐保存好发票 外出就餐时保存好发票等消费凭证,一旦发生食物中毒,应及时向食品监督部门投诉,以维护自身权益。 3、警惕“免费体验”猫腻 医疗器械方面警惕“免费体验”猫腻,要记得医疗器械同药品一样,有一定的适用范围和禁忌,千万不能盲目使用。对于宣称“包打天下、包治百病”的产品,请谨慎选购。 4、切勿盲目支付“定金” 部分商家混淆“定金”与“订金”,二者的区别在于“定金不退,订金能退”。 依据《合同法》和《担保法》的明确规定,定金有着债务担保效力,给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约定的债务的,无权要求返还定金,即消费者支付定金后如果单方面取消订单,无权要求卖家返还定金。对于预付定金的商品要谨慎下单。 5、谨防App“自动续费” 首先,需要做的便是提高警惕,仔细阅读相关App的“附加条款”,避免在不知不觉中被App套路。其次,随手即时取消如果确需要用到App的会员,可以在开通自动续费的当天同时取消订阅。最后,检查并选择需关闭的扣款项目。 6、注意辨别真假口罩 要通过正规渠道购买,要到有信誉、证照齐全的药店、超市、正规网站购买,或通过政府公布的官方预约渠道购买。切莫为图方便、便宜,通过微信朋友圈、不正规网站、私人链接等途径购买,谨防上当受骗。 请记住,以后遇到被侵权的情况 请直接拨打12315投诉电话! 你遇到过哪些“霸王条款”? 经历过哪些维权问题? 一起来聊聊吧! (中国小康网微信公众号综合人民日报、华龙网、中国消费者协会) 编辑:田苑淯颖 审核:武金洋 |